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摘要:随着网络的全世界普及,网购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要渠道之一,电商的B2C模式使得消费者和卖家交易更为方便,但是也存在造假售假的风险,特别是跨境电商贸易,更应该在这方面受到
随着网络的全世界普及,网购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要渠道之一,电商的B2C模式使得消费者和卖家交易更为方便,但是也存在造假售假的风险,特别是跨境电商贸易,更应该在这方面受到重视。所以,相关的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必须得到有效实施。
首先,跨境电商的第三方平台就应该与卖家共同向消费者承担消费者权益保障义务。2018年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就规定了作为跨境电商中的第三方平台,需要按照“政府部门、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境内服务商、消费者各负其责”的原则,对入驻本平台的各个卖家进行监督,明确双方的责任,加强对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方面的监管。跨境电商平台需要自身设立相关保护机制,建立起平台交易规则、交易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良信息处理等管理制度。严格约束卖家制假售假行为。
作为在新政策下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卖家来说,则需要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向消费者明确提供商品信息披露,商品退换货服务,若有不合格商品及时退换或者召回,消费质量不过关需要向消费者赔偿等责任。同时要履行对消费者的提醒告知义务,卖家和跨境电商平台在商品订购网页或其他醒目位置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风险告知书,消费者在明确风险之后,如果认为可以接受,确认同意后方可下单购买。另外,当发现商品存在质量安全风险和发生质量问题时,卖家应该对剩下未售出的产品立即停止销售,并且及时召回已经销售商品,对消费者进行赔偿。不合格的商品要妥善处理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然后及时将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海关等监管部门报告。
消费者也需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为先,在交易中保存好存根,做好交易过程中的聊天记录存档,及时对不合格的商品进行拍照或者录像,以免在发生纠纷时有证据作为公证。
同时法律要加强诚信建设体系,落实跨境电商主体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义务。多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