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流感趋势提出者是谁?这个产品为什么失败?
摘要:谷歌流感趋势(GFT)是谷歌2008年推出的一款预测流感的产品。谷歌相信,一些搜索词有助于了解流感疫情。谷歌流感趋势将根据谷歌汇总的搜索数据,近实时估计当前全球流感疫情。
谷歌流感趋势(GFT)是谷歌2008年推出的一款预测流感的产品。谷歌相信,一些搜索词有助于了解流感疫情。谷歌流感趋势将根据谷歌汇总的搜索数据,近实时估计当前全球流感疫情。
谷歌流感趋势系统可以预警流感的蔓延。谷歌流感趋势提出者就是谷歌的设计师们,他们认为人们输入的搜索关键词代表了他们的迫切需求,反映了用户的情况。为了方便建立关系,设计师编制了“一揽子”流感关键词,包括体温计、流感症状、肌肉疼痛、胸闷等,只要用户输入这些关键词,系统就会启动跟踪分析,并创建区域流感图表和地图。为了验证谷歌流感趋势预警系统的正确性,谷歌多次将检测结果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报告进行对比,证实了这两个结论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一开始,谷歌的产品非常精确,与疾控中心的报告没有太大区别。不同的是,GFT可以在一天内做出反应,甚至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做出反应,而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大约落后了两周。两周时间,足以致命了。很难控制流行病的蔓延,因为它不是线性增长。当时,谷歌的产品可谓轰动一时。
然而,这样的产品后来失败了。
为什么会这样?
经过一开始的准确分析,GFT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权威地位。当GFT提到某个地方有流行病时,马上就会有很多媒体报道,这引起了许多的关注。因此,疫情关键词的搜索量也在不断增加,这进一步影响了GFT的确定。因此,在媒体和人们搜索关键词的推动下,GFT对疫情的判断完全背离现实,不断高估疫情风险。
这种“预测失败”不仅出现在GFT失败的案例中。以这次爆发为例。如果一位专家预测下周会有一个转折点,人们就会放松自己的要求:外出参加社交聚会、会见顾客,或者只是聚在一起晒太阳。因此,这种自我要求的放松为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机会,所以我们会发现转折点不会到来。
例如,一位著名的气象学家在2000年预测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度。他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工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等因素得出这个结论。他要支持的是大数据,而不仅仅是经验和感觉。
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真的会上升2度吗?因为人们会针对这一预测做出相应的对策,比如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更多的太阳能设备、制定减少森林砍伐的政策等等,的确,到2050年,情况可能会比专家预测的更乐观。
这种基于人的行为大数据的预测容易忽略人的行为变量和每个个体数据的具体意义。GFT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消除干扰因素,数据处理算法也不完善。
如果谷歌将媒体报道考虑在内,分析每次媒体报道后的搜索量,并降低权重,结果可能会更准确。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事实将比这复杂得多。我们必须考虑许多因素。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大数据将继续改进其算法。